校庆聚焦
  • 校庆新闻

两代“90后”共寻红色基因 传承中原精神

发布者:白雷发布时间:2018-05-21浏览次数:102

新闻网讯(学生记者周璇屈颖王辰卫酉祎)春花秋实七十载,正值校庆之际,为更好地传承我校红色基因、弘扬优良办学传统,517日下午,由学生工作部、人民武装部,离退休人员工作部主办,校学生国防教育协会承办的“寻中南红色基因,传承中原精神”座谈会在首义校区中南楼五楼会议室召开。学校离休老干部郝侠君、黄洪、卢石泉、周骏、邬义钧等与学生代表参加座谈会。

追溯校史,承担着为中原解放区培养各方面专业人才和干部的使命,我校前身“中原大学”于194882日正式成立,参与此次座谈会的离休干部郝侠君、黄洪、卢石泉、周骏和邬义钧都是当时中原大学的一份子,见证了学校七十年的风雨历程。

在年逾九十岁的黄洪眼中,此次座谈会是“两代90后的莫逆之交”,她风趣地说:“我们是老年的90后,你们是青年的90后。”作为中原大学第一批学员,对中原大学创立之初的印象她用了三句话形容,一是极其简陋的办学条件伴随着丰富多彩的革命浪漫主义色彩,二是用生动新颖的教学方式教给学生最先进的马克思主义,三是快速培养了大批高质量的人民干部。“没有校舍,我们就住在农民家中;没有教室,我们就在打谷场树荫下讲课;没有墨水,我们就用染料兑水写字。”黄洪对当时的学习生活记忆犹新,“虽然艰苦,但我们的生活是浪漫的,天都未亮,学生们的歌声便此起彼伏。”

开封时期参加过革命的郝侠君教授表示,我们应记住学校的光荣历史,并继续发扬。回顾校史,郝老为现场学生讲述了自我校1948年建校以来曲折的发展历程。在座谈会上,他朗诵了自己写的一首诗——《悉心崇敬潘梓年校长》,以缅怀原中原大学校长潘梓年。

生在革命年代的中原大学,自要担起革命年代的使命。卢石泉教授总结了中原大学为革命做出的贡献。他提到,中原大学培养了大量适应革命发展的干部,充实了革命力量。

“一个学校办得好不好,就看培养出的人才合不合格。”学校强调马克思主义教育,并注重理论联系实际,在周骏教授看来,这是学校取得优秀办学成果的原因。他希望学校坚持发展这些优势,加强培养学生的外语能力,让学生多了解国外经济法律知识并加强在中华传统文化方面的学习,培养拥有国际化视野、能够走向世界的优秀人才。

关于何为“中原精神”,邬义钧教授提出了三点:“一是建立革命人生观,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;二是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;三是艰苦创业,为新中国的各项建设打下基础。”他表示,要传承中原精神,就要打好基础、学好本领,并适应新时代的要求,充实自己。

寻找红色基因,更重在传承与发扬。来自我校学生国防教育协会、工商管理学院的马熙桦作为学生代表,向老前辈们表示了深深的敬意。他说:“老前辈们的一言一行让我们看到了中原精神的内涵,如今传承的重担落到了我们肩上,我们更应该将这笔重要的精神财富发扬光大,让中原精神焕发出新时代的生机与活力。”

“创业艰难百战多”又何妨,“此去泉台招旧部,旌旗十万斩阎罗”,与会人员集体诵读陈毅所作的《梅岭三章》。七十年前,学校在陈毅元帅的一手筹备中矗立于中原大地;七十年后的今天,中原精神将会焕发出新的活力。

朱虹总结时强调,中原精神包含着信仰、忠诚、追求以及忘我四层含义,传扬中原精神,传递的更是对新一代青年的殷切期望。追寻红色基因,传承中原精神,更要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谈到的“爱国、励志、求真、力行”,在“双一流”的建设中,奉献我校青年学子的青春、智慧与汗水。